欢迎访问兰茂中药材网!
好店入驻
微信扫一扫打开
入驻好店
发布信息
微信扫一扫打开
发布信息
兰茂中药材网头条  >  舆情监测  >  国家药监局发文,影响所有中药企业
国家药监局发文,影响所有中药企业
2021年07月19日 22:40   浏览:0   来源:药材种植


放开饮片产地初加工,或将引发中药产业深层次变革

 1 
一纸复函,引发全行业高度关注
 
近日,国家药监局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购产地加工中药材(简称产地初加工或趁鲜加工饮片),对安徽省和甘肃省进行了正式复函,明确以下几点:

图1:2021年7月5日,国家食药监局对饮片产地初加工复函

一、将产品定位为中药材。明确产地趁鲜切片,依然是中药材(即农副产品),不可当作饮片直接流通销售。

二、加强流程管控。产地初加工,是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前端延伸,需配套完整的生产记录、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等,饮片企业不能当“甩手掌柜”。

三、引导企业走向原产地。复函中希望通过产地初加工,来引导饮片企业走向原产地,带动溯源基地和订单农业建设;再次明确,不得从传统中药材市场或经营者手中购买趁鲜加工饮片。

四、尊重传统鼓励探索。文件中也明确,要遵循传统加工习惯,鼓励各省研究制定鲜切药材品种目录及趁鲜切制加工指导原则,开展本省优势品种产地初加工探索。

图2:中药饮片趁鲜加工,成为上周中药产业舆情热点

该文件一经发出,很快就引起了中医药行业极大关注,成为上周国内中药产业舆情的热点事件。

 2 
为何全行业高度关注产地初加工?

中药饮片的产地初加工,即中药材在原产地趁鲜切制或前处理,好处如下:

一、趁鲜加工,大大减少有效成分流失。多数中药饮片趁鲜加工,质量肯定要优于后期浸泡软化再加工,至少不会导致有效成分无谓流失。例如,甘草、黄芪、泽泻、川芎等药材,晒干后拉到饮片厂再加工时,必须经过长时间水润甚至浸泡才能切得动,必然导致有效成分流失。

二、可降低加工成本增加农户收入。目前在我国,中药材主产区多数处于偏远农村,劳力成本低廉,远比在城市雇佣工人合算得多;同时可为广大贫困地区创造就业,增加收入。

三、产地净化选切等过程,大大降低物流成本。进行产地切制、修整和筛选后的初加工药材,再进入流通环节,显然要比原药材直接流通高效实惠。否则会大大增加物流成本,又为城市垃圾处理和环保制造不必要的压力。

四、符合中医文化特征,注入“工匠精神”。中药是有灵魂、有内涵、有文化传承的传统文明符号,是中医治病救人的武器和物质基础。近千种中药饮片,各有各的加工特点各有各的品质要求,根本不可能用一两条生产线,就可以实现诸多“个性化需求”,更无法体现“工匠精神”。

在这种背景下,中药饮片厂自身生产线根本无法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,成本高昂不说,也根本无法确保用药品质。因此,众多产地初加工实体和供货商,就成为各饮片厂主要的商品来源,造成饮片企业实质空心化,加工机械成为摆设。

打着产地初加工名号,实则进行饮片加工的“野鸡加工厂”遍地开花。在亳州、安国,禹州,廉桥和陇西等传统中药材市场周边,长期广泛存在;而广大产区,这种初加工现象更为普遍,以低成本、便捷和高效的优势,支撑着大半中药饮片的生产供给。

存在即合理——政策即使不放开,产地初加工也早已如火如荼。本来就是不合时宜的产业政策,与其让广大从业者和生产企业提心吊胆地游走在违法边缘,何不因势利导,让企业快速走向原产地,确保中药原料优质高效呢?

因此,期待政策改变早已成全行业人心所向,这也是食药监局的复函成为舆情热点的根本原因。
 
 3 
放开产地初加工,将引发产业深层次变革

一是将加速产业“去中间化”,倒逼产地源头提档升级。由于信息透明导致的产销对接加快,这种中药材流通”去中间化“,其实早已开始。我们不妨以国内规模最大的传统中药材市场亳州为例,通过天地云图中药从业者数据库查询:如图2,截至2020年,亳州市场供应商只剩下8994家,而亳州当地合作社和基地竟然高达43569家,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;而散在全国各产区建立基地的亳州供应商,更是高达76432家,远超留在市场的经营者。

图3 亳州中药材市场供应商结构

让这些淘得”中药第一桶金“的传统市场经营者,带着丰富的实战经验,大规模走向原产地自建、联建生产基地,必然提升中药材原产地的集约化、规模化程度,提升产地源头的市场对接能力。如果再有产地趁鲜加工的政策支持,则这种源头提升更将”如虎添翼“,加速中间环节的淘汰和优化。

二是将带动可溯源生产基地建设,实现订单农业。中药材原料生产的道地性、基地化以及可溯源,是近年来产业政策极力追求的方向。一方面,通过强化产地趁鲜加工及配套的流程管理,必然倒逼更多生产企业把精力放在产地源头;另一方面,也将从流程上解决产业链源头保障薄弱的不合理现状,打通生产流通”最前一公里“;其三,则是在稳固产地保障能力基础上,引导企业将年度订单落在原产地,实现订单农业。

三是产地单品种饮片厂有望做大做强。既然主要工作在产地就可以完成,又有政策许可,生产企业何不直接建立产地饮片厂,或与广大趁鲜加工实体形成联动开,展单品种或区域优势品种的集约化加工?这样既保障了产品质量和性价比,还可做大做强道地品牌,何乐而不为?

因此,笔者认为,随着产地趁鲜加工政策的逐步放开,必然会诞生一批基于道地药材产地的单品种、区域优势品种饮片企业。这类饮片企业,既可以是中药龙头企业去产地投产,更多则会是传统产地初加工企业甚至个体户成立的。

一场中药产业链的深层次变革,有望就此启动。当然,在这个过程中,立足于城市需求端的饮片企业地位会更尴尬,既不能掌握资源,又缺乏成本竞争优势,何去何从?不破不立,利用你们的渠道优势和营销能力,趁早走向原产地,与产地供应保障体系形成生态圈,目前是最佳时机。
来源/赛柏蓝

头条号
药材种植
介绍
推荐头条